热像资讯 热像资讯
array(4) {
  ["id"] => string(2) "16"
  ["name"] => string(12) "关于我们"
  ["url"] => string(21) "/about-us/about-guide"
  ["pid"] => string(1) "0"
}
array(4) {
  ["id"] => string(2) "24"
  ["name"] => string(12) "新闻资讯"
  ["url"] => string(27) "/about-us/news/company-news"
  ["pid"] => string(2) "16"
}
array(4) {
  ["id"] => string(2) "36"
  ["name"] => string(12) "热像资讯"
  ["url"] => string(33) "/about-us/news/marketing-activity"
  ["pid"] => string(0) ""
}

避坑指南:配电线路红外测温十大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 2025-10-16

避坑指南:配电线路红外测温十大常见误区

配电线路巡检中,红外测温技术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利器。它像一双能看透温度的火眼金睛,让潜伏的过热隐患无所遁形。但你是否曾想过,手中这台高科技设备可能正被你“误用”?

许多巡检人员以为红外测温就是简单对准、按下快门,却不知操作误区可能导致严重误判——轻则白跑一趟,重则引发设备故障甚至停电事故。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红外测温误区,帮你省时省力更省心!

一、为什么红外测温在配电线路中如此重要?

红外热成像技术就像是给设备做“CT扫描”,不用接触就能快速发现接头过热、负载不均等隐患。

这项技术能提前发现肉眼无法察觉的问题,把故障扼杀在摇篮里。想想看,如果没有它,我们可能要等到设备冒烟了才能发现问题,那不就晚了吗?

二、认识行业力量: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在深入了解误区之前,咱们先认识一下这个领域的国内领军企业——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上市公司高德红外集团(SZ .002414)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基于自主研发的红外芯片带来的低成本、批产化优势,以及二十多年来的红外应用经验,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制造、安全监控、警用执法、户外夜视、科研和医疗等领域。

三、十大常见红外测温误区

误区1:不调整发射率参数

很多人拿到设备后从来不去调整发射率参数,一直使用默认设置。这就像用美颜相机拍照却从不根据肤色调整滤镜——结果能准确吗?

不同材料表面的发射率差异很大:光亮金属表面可能只有0.1-0.2,而氧化后的金属可能达到0.6-0.9。不调整这个参数,测量结果可能偏差几十度!

误区2:忽视环境温度影响

“室外测量还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太麻烦了吧!”不少人都这么想。但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散热状态和测量精度。

夏天正午和冬天深夜测量的相同设备,温度读数可能天差地别。聪明的做法是记录环境温度,必要时进行温度补偿。

误区3:测量距离不当

你是不是也曾经站在一个地方,试图测量远处所有设备?距离不同,测量结果完全不同

红外测温的有效距离与设备分辨率和视场角有关。离得太远,可能无法分辨小目标的具体温度;离得太近,又可能无法测量整个目标。记住:先近后远,关键部位走近测!

误区4:忽略湿度与雾气干扰

潮湿天气和雾气会吸收红外辐射,导致测量值低于实际温度。这就像隔着毛玻璃看东西——模糊不清还失真。

高湿度环境下测量,最好选择具有大气传输校正功能的设备,或者直接在测量数据上进行修正。

误区5:测量角度不正确

最佳测量角度是垂直于被测表面,角度偏差越大,测量误差也越大。想象一下用镜子反射阳光——正对着时最亮,斜着就暗淡了。

现场条件限制时,尽量保持45度以内角度测量,并记录角度信息供后续分析参考。

误区6:忽视反射温度影响

那些光亮亮的金属表面会反射周围热源的温度,造成测量失真。你测的可能不是设备本身温度,而是旁边变压器的反射热!

解决方法很简单:改变测量角度,贴上专用测温贴纸,或者使用哑光喷剂暂时改变表面特性。

误区7:不进行设备预热

就像运动员需要热身一样,红外测温设备也需要预热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刚从包里拿出来就立即使用,读数可能漂移不定。

通常需要预热15-20分钟,让内部元件达到热平衡。急这一会儿时间,可能换来不准确的数据,值得吗?

误区8:忽略风速影响

风会加速设备散热,导致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风速越大,散热越快,测量偏差也越大。

微风条件下(风速<5m/s)影响较小,但大风天气就需要考虑风速修正了,或者选择在风速较小时段进行测量。

误区9:不定期校准设备

“设备又没摔过,为什么要校准?”这种想法很危险。红外测温设备会随时间漂移,需要定期校准确保精度。

建议每年送回厂家或授权机构进行一次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这就像给设备做年度体检,必不可少!

误区10:仅依赖红外测温单一数据

红外测温虽好,但不能包治百病。最聪明的方法是结合多种检测手段:红外测温发现异常后,再用接触式测温仪复核,必要时进行电流电压测量。

综合判断才是王道,单靠一种方法容易误判。

四、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是避免误区的最佳方法。包括:测量前设备检查和预热、环境参数记录、测量参数设置、测量距离和角度规范、数据记录要求等。

定期培训也很重要——技术不断更新,人的知识也需要更新换代。像武汉高德智感这样的企业就经常为客户提供培训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他们的产品。

五、未来展望:红外测温技术将走向何方?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红外测温技术正在与智能诊断、大数据分析深度融合。

未来可能出现能够自动识别设备类型、推荐最佳参数、智能诊断故障的红外测温系统,这将进一步减少人为操作误区,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

红外测温是门技术活,不是简单按快门。避开这十大误区,你的巡检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记住:好工具还需要好手艺。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工具,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使用工具的人。现在就去检查一下你的操作流程,看看有没有中招这些常见误区吧!

你有没有遇到过其他红外测温的坑?欢迎分享你的经验,让我们共同避免这些误区,让电力巡检更加精准高效!

vs

对比

联系我们

调研问卷